一本雜誌,如何改變一個靦腆理工男的命運?
21年前,賴志達只是一個資訊部小主管,當時良興電子老闆訂閱商周給公司同仁,但在書報架上,「全公司只有我一個人看,其他人都沒興趣。」
「每期我都看,這習慣維持21年。我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尤其專欄是必看,」他說,「從總編輯的話到創辦人的話,每期3篇,我21年就看了3千篇!」
當時公司裡唯一看商周的人,如今不但成了總經理,還把一家光華商場的老店變身新零售典範,成為3C通路毛利率最高的品牌。
「商周幫我很多,」他回憶起這段人生故事。
一開始,理工男要進入財經管理的領域,商周平易近人的故事,成為他的入門工具。15年前,他升任協理,帶領公司轉型電商,但資源都花下去了還不見起色。
「棺材不裝老人,但裝死人,不轉型,就等死!」他拍桌,碰一聲,所有老員工心中震撼,因為這是第一次,他對員工發脾氣。
「老員工對不擅長的東西就抗拒,連貨品上架都故意拖給你看,」他只好祭出最後通牒。
不只對老員工,連高薪從外部禮聘來的高階經理人,「做不到目標就走人,」他鐵腕連砍數人。
一個客氣的人,怎突然變臉?賴志達說,他當時在商周專欄看到一篇文章,內容是寫組織的帝王術,老闆要靈活使用御人術,該砍人的時候要砍,該罵人時就得罵,「這篇文章給我好大啟發!從此,我就改觀了。」
一篇文章,讓他改變管理風格,電商因此上了軌道,一年後多創造了一億多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