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是孤單佇立在台北街頭的自卑女孩。
來自當時被稱為「文化沙漠」的雲林,家裡開鈕扣店,沒背景、沒人脈,穿的土,國語不標準,沒上過館子,不會用牛排刀,公車坐錯方向是家常便飯,公館地下道走來走去就是上不了對的出口⋯
一句話,就是沒見過世面。
走在羅斯福路四段一號的椰林大道上,總覺得自己是異鄉人。
台大經濟系是大系,一百多個同學,各自有圈圈,我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圈。上課下課獨自一人,久了無趣,成了蹺課大王,四年混畢業後熟識的人十根指頭數得完。
原以為人生就此灰暗,沒想到,商周改寫了我的劇本。
二十二年來,我訪遍國內外領導者,希拉蕊、投機大鱷索羅斯、債券天王葛洛斯、IBM執行長,差點被張忠謀趕出辦公室,跟著郭台銘去捷克古堡,在總統官邸當面質疑政府溝通不力,邀請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奇訪台⋯。
每逢國際大勢轉折,我親臨現場:看崛起中的金磚四國、破產的冰島、瀕臨倒閉的底特律、歐債下的希臘⋯。
不只報導贏家的世界,我也關心贏者圈外的世界,更擔心貧富差距撕裂台灣,因此我製作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百萬新窮人、台灣黑狗兄⋯。
曾經沒見過的世面,該補的,在商周都補齊了。
我永遠記得,菜鳥時被盛氣凌人的外資金童氣哭,差點交不出稿子。
為了在三天內完成冰島破產的報導,在大雪紛飛的冰島小旅館,與同事熬夜輪班睡覺、接力打稿。
要在二十分鐘內完成希拉蕊的採訪,徹夜列出一百個問題,沙推數十次,英翻中、中翻英跟同事一遍遍的演練⋯。
太多想放棄的時候了。
但是,商周這個舞台太吸引人。
一個鄉下孩子要開眼界、見世面,需要一關關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