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該懂得新黃金市場—碳交易

第一堂:什麼是碳權?


閱讀時間:共15分鐘

學習模式:文章三則

碳權,簡略解釋就是排碳的權利,並將之轉化成可定價的金融性商品。在2021年格拉斯哥氣候高峰會後,「全球碳市場」儼然成局。但要加入全球碳交易的賽局,國內的碳該怎麼定價、碳費徵收價格與細節配套,又該怎麼做,是台灣接下來的經濟與環保大問題。

黑手小頭家的碳權大作戰
六月,我們在雲林北港的小機車行,看到席捲全球的碳權大浪潮
台灣碳費該定多高?
數百位全球政要、官員,正準備前往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參加十一月一日開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這個長達兩週的會議,涵蓋能源、金融到城市規畫等部門的跨國談判,將為未來十年擬定更積極的減碳氣候行動。
不收碳費,未來就繳給別人!企業超實在減碳5招式
歐盟在2020年7月正式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未遵守歐盟碳排放規定的進口產品未來將被課稅;剛在十一月中落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會議(COP26),集結至少全世界二萬五千名官員與專家參與,也讓減碳成為今年全球產業界的關鍵字。

第二堂:從電子廠到洗髮精都在拼減碳


閱讀時間:共15分鐘

學習模式:文章三則

從信義房屋、歐來德洗髮精,乃至台達電,這些企業全都在拚減碳,成本提高的同時,他們也獲得不一樣的成功。這也證明了,一個企業的成功,不在於提供什麼產品,而是看它對人類社會所帶來的根本價值,想清這點,人類就能找到獲利與環境社會平衡的多贏之道。

信義房屋14億買小島做什麼?周俊吉親揭零碳島大計 - 商業周刊第1764期 - 商周知識庫
商周知識庫,收錄台灣《商業周刊》雜誌歷年報導文章,包括第一桶金、金磚四國、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成功者的筆記本、台灣哥倫布、新零售、新製造、新物種等領先觀念,記錄台灣與世界二十年來的趨勢改變。
「生命有限可留下什麼?」洗髮精董座投身環保面膜 - 商業周刊第1765期 - 商周知識庫
而今年,歐萊德卻研究出一款不僅面膜布可以自然分解,連包裝都可以回收再製的面膜。一個洗髮精品牌,為什麼要花三年做這件事呢?
拯救地球還賺大錢 他們怎麼做到一舉五得?
拯救環境,回饋社會,就代表得犧牲更多利益嗎?台達電用它的經驗告訴你,並非如此。

第三堂:未來五年必懂的投資—碳權交易


閱讀時間:共10分鐘

學習模式:文章二

我們可以把碳權理解成大宗物資 ,如石油或黃金,也可以想成像比特幣這樣的虛擬貨幣。當碳權交易市場形成,它當然也會影響你我的財富與生活,甚至,可能誕生「碳權新富豪」! 當這個21世紀最重要的交易市場成形,它的影響層面,將超乎你我的想像。

買碳權竟可最多年賺90%?
一般人也能參與碳權大浪潮,愛地球同時賺錢嗎?答案是Yes!
為何換機車能幫台積電又賺錢?11問一次看懂碳交易
碳權市場正在形成,但是碳權到底是怎麼被定價的?這個市場會不會泡沫化?
客服:(02)2510-8888
傳真:(02)2503-6989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09:00~18:00(例假日除外)
© Business Weekly a division of Cite Publish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隱私權聲明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