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責,驅動組織變革的力量

第一堂:友達如何靠當責改造企業文化


閱讀時間:共18分鐘

學習模式:文章二

友達全公司用13個月讀一本書,透過每一次的聚首練習與腦力激盪,持續凝聚人心與改造文化。一起看看「讓眾人願意的力量」如何讓友達轉型重生。

願意多做一點的一群人,救活5萬人公司
在彭双浪上任兩年後,受景氣循環影響大的面板產業,開始回溫,而在三星與LGD(樂金顯示器)投入OLED遇成本及良率等問題時,友達靠著超高解析度的電視面板等產品,成為市場焦點,開始轉虧為盈。
1.3萬人共讀一本書 友達生產效率飆20%
在轉型過程中,彭双浪發現,改革要真的見效,就必須從企業文化做起,培養員工的當責意識,而非只是負責。

第二堂:打造當責組織.先要選對指標


閱讀時間:共12分鐘

學習模式:文章三

總是認為員工學不會當責?有時候,問題可能出在你自己。在交辦任務時,首先要讓團隊的每個人都知道你的基準點,選對指標,才能率領團隊成為當責組織。

員工學不會當責怎麼辦?從這3件事下手
身為企業經理人,在管理上總有很多問題,但細碎問題的背後,往往指向幾個核心關鍵:1.經理人在工作日常,是否清晰地界定他的工作基準點?2.是否清楚向團隊說明他要的工作成果?3.是否能夠讓員工沒有恐懼地知無
交辦任務卻沒人承擔,如何驅使當責?
闡明參與專案的所有人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共分為4個角色:當責者、負責者、事先諮詢者、事後被告知者。2. 團隊成員對「當責」的觀念,都要有充分認識,事先澄清並預做責任劃分,才能避免執行
迎接VUCA時代,去除官僚文化的關鍵
從英特爾、Google到亞馬遜等國際大企業都在採用的OKR(目標與關鍵結果),也吸引台灣政府的興趣,想藉由它改變官僚文化。它究竟是什麼?

第三堂:站出來!做個有肩膀的職場人


閱讀時間:共12分鐘

學習模式:文章三則

當責字源及延意是:要算清楚的、需報告的、可依賴的、能解釋的、知得失的、負後果的、重成果的。 「當責者」要能承擔全責,要確定「負責者」能完成工作。

分不清當責與負責?別說你是優秀PM!
每次專案開始前,我都會規劃一系列定期會議,每個會議安排好進度。但開會時,我都覺得自己沒達到進度,而有些工作,明明已經分配給同事,他們卻常沒按進度完成,以至於有些討論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拿出來講。
你有多「負責」,決定你能成為哪種人
負責有兩種,一種是完成目標,不論如何都會想辦法完成、遇到阻礙也會設法處理;另一種則是沒達標,接受懲罰的責任。2.一個聰明的管理者,要讓員工承擔完成目標的責,而不是接受懲罰的責。因為一旦讓員工接受懲
做自己的CEO!30以歲前一定要做的事
30歲之前,最重要的選擇原則其實就15個字:跟對人、做對事、拼對命、存經驗、廣累積。我常說35歲之前,不要太在乎自己的收入,更不要把心思太過聚焦在「副業」上,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2.把精力花在
客服:(02)2510-8888
傳真:(02)2503-6989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09:00~18:00(例假日除外)
© Business Weekly a division of Cite Publish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隱私權聲明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