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憂鬱風暴,陳良基夫妻更能體會陪伴的重要。(攝影者:郭涵羚)
❝伴,是一人一半,在一起才完整,伴侶、夥伴都是❞
疫情,讓全球「憂鬱風暴」加速成形,不只患病率暴增25%,它更將超越心血管疾病,變失能疾病第一名。而全台保守估計,至少超過200萬個家庭正身處之中。
前科技部長陳良基夫婦,也曾陷入憂鬱深淵。 陳良基是技轉教父,也是成功讓台積電把3奈米製程留在台灣、任期最久的科技部長。然而,在人生高峰時,他卻決定辭職。原來,當時的他正經歷一場人生最大的風暴。
即使已過了兩年多,陳良基說起這段過程,表情雖平穩,淚水卻靜靜從他眼角滲出,那是比嚎啕大哭更深的恐懼。
那天,他下班回家進門,到處找不到妻子王素梅,卻望見陽台欄杆上有一隻手。他衝上前,牢牢抓住陽台外那隻他握了超過40年的手。「不能放手,抓緊我!」陳良基另一隻手急掏手機,卻慌得想不起號碼,口中不斷重複:「妳忘了嗎?我們發誓要照顧彼此到老的!抓好我,不能放!抓好我,不能放…。」
直到消防員將她緊急送醫,平日被稱為「點子王」的陳良基站在一旁,無助得像個孩子。
妻子,怎麼會變成這樣?
那一刻,不僅是王素梅,陳良基的人生劇本,也完全被推翻重寫。
一開始,他只發現枕邊人失眠。一問才知道,原來妻子整個月都睡不好、完全沒食欲,他立刻帶妻子去看精神科。
王素梅回憶,「所有感官功能都斷停,連尿意、便意都失去了,得看時鐘逼自己去廁所。」她說自己像「活死人」,大腦失序,遺失各種感覺:在廚房摸熱鍋,手都腫了她卻不覺得燙。
過去,妻子會為了一點小事就笑得前仰後合。但出院後,她失去了哭跟笑的能力,說話只會說「對」、「好」。連理解也出了問題,讀書時每個字都看得懂,但一整段就無法理解其意。
「我怎麼變成這樣?」王素梅想大哭,陳良基跟她說:「哭啊!哭出來會好一點。」但她眼底乾涸,用力抽動鼻子,卻只能發出「嘶嘶」的氣音。
熬過半年,在520就職時,陳良基堅決請辭。
他離開政壇,苦讀各種憂鬱症書籍,把照顧妻子排成日課,但也是一路跌跌撞撞。直到有一次,她第一次真心笑了。
那一刻,一直在黑暗裡前行的他們,終於看到了光。
而走過憂鬱深谷,陳良基不只一次告訴妻子:「這些苦難,是老天叫我們來幫助別人,我們吃過的苦,希望別人不要再吃。」
根據統計,台灣憂鬱症患者超過200萬人,這意味著超過200萬個家庭都面對著陳良基一家的難題。
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黑暗會過去,也難以掌握未來。但或許陳良基的信念,可以幫助我們走出黑暗。
(1800期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