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全台市區巴士要全面電動化,許多企業提早布局。如鴻海、裕隆與三地集團旗下高雄客運合作的首批電動巴士,今年3月在高雄上路。(來源:高雄客運提供)
❝ 電力,將成新時代貨幣 ❞
一場三○三大跳電,讓全台八成工業區受波及、近五百五十萬個家庭一度陷入黑暗。在那之後,不論是一隻鳥、松鼠誤觸配電網、工廠拆除工程導致電塔倒塌⋯⋯,都成了全台無預警停電、跳電頻傳的原因。
就在台灣處於一片惶恐不安時,一群電力新貴的夢想卻正在台灣各地悄悄萌芽。
鴻海、台達電、全家便利商店與高雄地產商三地集團合作電動車、儲能系統,公車成了滿街跑的大型行動電源;不約而同,台泥與超商龍頭統一超聯手,喝一杯咖啡就能把太陽光化成電動車的電力,充綠電兼減碳,讓超商取代加油站,正逐步實踐中。
電力新貴不是專屬大企業集團的特權。在台北萬華的老宅,有人用太陽能電板發電、儲存,成為家庭主要電力來源,只要七年就能回本。下一步,就等電力交易開放,老公寓屋頂裝太陽能板也能賣電。
危機總能帶來新機會,大停電加速台灣能源轉型的速度,儲能、電力交易不得不加快腳步。政府二○五○年淨零排放路徑揭露,三十年後,台灣用電量將從現在每年二千七百億度,激升到近六千億度,增加逾一倍,而再生能源發電比率將達六成以上。
要穩定的電力,靠的就是再生能源搭配智慧電網,以及必備的充電、儲能基礎建設與政策鬆綁。根據統計,光是至二○三○年,台灣儲能市場規模,上看二千五百億元,若加上智慧電網、充電樁等基礎建設,產值將達逾兆元。
關鍵,是放開管制,讓市場創新,帶動進步。國際知名的未來學家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在八○年代曾預言一種形塑未來經濟的角色──產消合一者(Prosumer),既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可以自行生產所需的商品。
如今,這樣的角色已出現,他將在新能源時代扮演重要角色,同時保護你我用電穩定。
他,是誰?
(1796期封面故事)